测试用列基础 text.1

测试流程

需求分析-->测试需求-->测试计划-->测试方案-->测试用例-->执行测试-->测试报告

测试用例

用途:指导测试,是测试的依据。
内容:输入参数(数据,文件,具体操作)操作步骤 预期结果
定义:通过设计输入数据,执行步骤,按此步骤应产生的预期结果 它是指导测试进行的依据
目的:高效率地发现软件缺陷而精心设计的少量测试数据
特征:

 1 有效性———能使用,不同人使用结果一致
 2 可重复性
 3 易组织———分门别类供测试人员使用
 4 可评估性—评估软件质量(测试计划)
 5 可管理性—可以对测试人员进行工作量和绩效考核

八大要素

 1 测试编号    5 测试环境
 2 测试模块    6 测试输入
 3 测试标题    7 测试步骤
 4 测试级别    8 预期结果

设计原则

 1 测试用例明确性
 2 测试用例有代表性
 3 测试用例的简洁性

等价类划分:

定义:设计输入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子集
分类:

 1.有效等价类--满足需求
 2.无效等价类--不满足需求

例1:计算两个1---100之间整数的和

 有效等价类   无效等价类 
  1两个        4 小数 
  2 1-100      5 特殊字符&* 
  3 整数       6 汉字 
               7 空 
               8 空格          

设计数据注意:

   1 无效等价类在一个用例中只能出现一次
   2 有效等价类在一个用例中可以出现多次

等价类划分技巧:

   1 测试用例分析最好用xmind
   2 按等价类给出数据最好用电子表格
   3 当产生意见分歧,回看需求规格说明书

等价类要关注的要点

   1 长度        5 特殊字符7 空格
   2 类型        6 空
   3 字母        7 空格
   4 汉字

完成一个页面的测试
一.划分功能点 (区分有几个功能?判断用什么方法测?)

   1.判断是否是独立功能点:动词,不可再分割, 包括输入 处理 输出内容
   2.独立功能展开需求分析 (等价类划分  )
            可见
            不可见 如:网络  系统 数据库 权限 数据库 系统本身服务

二.分析可见参数特点---等价类划分
三.测试文本框考虑方向

    1 长度 
    2 类型   
    3 组成规则 
    4 是否为空 
    5 是否重复    1 空格(前后、中)
                 2 大小写

边界值分析法

定义: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
目的:规避程序员经常在边界出现错误的问题
选择范围:选取正好等于,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
重点掌握

   1 上点
   2 离点
   3 内点
例:1----100  闭区间 【1 100】 上点 1,100  离点  0,101内点 2,99  
  
               具体取值:闭区间 0 1 2    99 100 101
  
             开区间(1  100)  上点 2,99   离点 1,100 内点 3,98
Last modification:July 24th, 2020 at 04:41 pm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